统计(平均数)教案
|
友情提醒:(1)新用户注册、激活成功后一律免费赠送5个积分。点击这里注册。(2)下载成功后,12小时内本资源可免费多次下载。 |
|
|
资源简介 | |
高淳县漆桥中心小学 诸梅美 教学内容: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》三年级下册P92-94页 教学目标: 1、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,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。在操作和思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。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(结果是整数)。 2、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,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,发展统计观念。 3、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,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,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。 教学重点:平均数的意义、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: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: 一、创设情境, 引入问题 1、前不久,我们漆桥中心小学三年级同学举行了套圈比赛,每人套15个。老师统计了男、女生套中的个数,并制成了统计表。 2、男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李小钢 张明 王宇 陈晓杰 个数 4 8 9 6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表 姓名 吴燕 刘晓娟 史敏敏 孙云 个数 8 6 4 5 师问:男生几人参加了比赛?女生几人参加了比赛?你觉得怎样才能比出谁赢了呢?学生观察表后回答: 男生一共套了多少个? 4+8+9+6=27(个) 女生一共套了多少个? 8+6+4+5=23(个) 结果是男生胜了。 3、师:哎呀!男生赢了,女生输了。为了增强实力,女生再派1名代表参加比赛,和实力强大的男生进行了第二次的比赛。老师统计了第二次的比赛情况制成了统计图,我们看男、女生分别套了多少个?(板书:6、9、7、6)(10、4、7、5、4) 请你算一算这一次男、女生的总成绩分别是多少? 6+9+7+6=28(个) 10+4+7+5+4=30(个) 这次比较总数,结果是女生获胜! 4、对这样的比法,你有什么想法?为什么?(人数不一样,不公平)为什么不公平呢?第一次比赛我们不是比较总数吗? 5、看来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,比总数行不行? 二、自主探索,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?同桌交流。(分别算出男、女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)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圈呢?先想,想好后同桌交流。 想出几种方法?(必要时可以写写) 6+9+7+6=28(个) 28÷4=7(个) 7就是6、9、7、6这组的平均数。 板书:7 先求的是什么?再求的是什么?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?在图上移(移多补少)板书 那么你能算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? 学生计算后汇报,师板书:10+4+7+5+4=30(个) 30÷5=6(个) 6就是10、4、7、5、4这组数的什么数?(平均数) 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圈要除以5,而求男生时为什么除以4? 5、现在你知道男生胜了还是女生胜了吗?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,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?你能举举例吗? 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,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队套圈的整体水平,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套了7个。 6、(1)我们算了2组数的平均数了,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和原来一组数,你发现了什么?先观察平均数7和原来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,你发现了什么? a、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有比平均数多的,有比平均数少的,还有一样的三种情况。 b、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。 (2)小结: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。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,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,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,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,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,还有些数和平均数一样。 三、巩固练习,拓展应用 1、今天的数学课上,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,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,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。(三人上台领奖品,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、3支、5支铅笔) 师: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,手里有几只铅笔,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。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平吗?怎样才公平吗?那么你能用小棒代替把它们移一移。 师:在移之前想好了怎样移?同桌的先说,再移,台上的3个小朋友互相商量一下,再移。 学生移好后,说说移的过程。 师: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? 学生计算,指名说出算式,师板书。 我们知道了平均数的特点。谁来说一说,求平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?你喜欢用哪种方法? 2、估一估。为了布置教室,小丽买来一些丝带,帮小丽估一估这三条丝带平均长度是多少? |
|
免责申明 | |
|